我是小小讲解员——睢宁县的文化新生代

“我是小小讲解员”,这个标语在每年的大赛上响彻云霄。今年,睢宁县第八届“小小讲解员”大赛于5月18日如期举行,吸引了1000名年轻的参与者。他们以稚嫩的声音传递着历史的文化,如同清风拂过,唤醒了沉睡的文物。通过这场比赛,孩子们不仅成了历史的传播者,更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

以孩子的声音传承文化

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,“我是小小讲解员”大赛使得传统文化更加生动有趣。孩子们在镜头前展现自我的同时,也展现出对文物的热爱。例如,11岁的岳艺霖高高举起她自制的“文物手账本”,让我们看到她对汉代文化的领会。而10岁的汤芸菲则用“文物里的动物全球”这个主题,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转发。可以想象,在这些孩子的讲解中,历史仿佛变得不再遥远,变得鲜活而诚实。

亲子互动,文化共鸣

大赛当天,现场更是热闹非凡。通过聪明问答环节,家长和孩子们能够互相进修、共同进步。正如参赛者张又一的爸爸所说:“以前是我给孩子讲,现在反过来了,让我听他讲。”这样的互动,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,更让家长觉悟到孩子的成长与文化传承的紧密联系。数据显示,参观博物馆的亲子家庭数量同比增长217%,这种文化认同感也在慢慢积累中。

让文物活在当下

睢宁县博物馆馆长徐娟提到:“最好的文物保护,不是将它们锁在玻璃柜里,而是让它们活在年轻人的目光里。”确实,这场比赛不仅仅是展示孩子们才华的舞台,更是让古老文化焕发新生的机会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博物馆将推出一系列非遗课堂活动,让更多孩子参与其中,在高兴中进修历史。

说白了,作为“我是小小讲解员”的参与者,孩子们以他们纯真的视角,让文化传承不再是刻板的任务,而是生动的经历。这不仅是他们对历史的探索,更是他们对未来的向往。希望“我也是小小讲解员”的灵魂能够继续发扬,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到文化传承的道路上来。

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