买房是人生大事,签好个人房屋买卖合同才能避免纠纷。但合同里哪些条款不能少?定金和首付怎么约定?今天就用白话帮你拆解关键内容,手把手教你避坑!
一、合同基本信息:买卖双方和房屋情况
个人房屋买卖合同开头必须写清买卖双方的全名、身份证号及联系方式。房屋信息要具体到门牌号、建筑面积(以房产证为准),并核对产权证编号。例如:“甲方将XX市XX区XX小区5栋302室(建筑面积90㎡,产权证号XXXX)出售给乙方”。
小提醒:如果是共有房产,所有产权人必须共同签字,否则合同可能无效!
二、价格与付款方式:怎么付钱最安全?
房价需明确总价、单价,并注明付款方式和时刻节点。常见三种方式:
1. 一次性付款:签合同时付全款(定金抵房款);
2. 分期付款:按比例分2-3次支付,例如签合同付50%、过户前付清尾款;
3. 贷款购房:需写明“如贷款失败,买方需补足差额或解除合同”。
关键点:定金一般不超过总房款的20%,转账时备注“购房定金”并保留凭证!
三、交房与税费:房子什么时候到手?
合同中必须约定交房时刻,例如“甲方收到全款后10日内腾房”。同时明确税费承担方:
– 增值税、个税通常由卖方承担;
– 契税、中介费由买方支付。
避坑指南:务必注明“甲方结清物业费、水电费后再交房”,否则可能替原房东买单!
四、违约责任:违约了怎么办?
这部分直接关系到你的钱能不能要回来!重点看两点:
1. 买方违约:定金不退,已付款项需协商退还;
2. 卖方违约:需双倍返还定金,并赔偿买方损失。
建议:补充一句“如因政策导致无法过户,双方无责解约”,避免政策风险。
五、其他注意事项
1. 保留证据:所有协商内容写入合同,口头承诺不算数;
2. 核对证件:签合同前查看房产证、身份证原件;
3. 律师审核:大额交易建议请律师把关合同条款。
拓展资料:一份规范的个人房屋买卖合同就像“保险绳”,能保护买卖双方权益。按上述要点逐条确认,再结合当地政策调整,就能避开大部分风险。如果还有疑问,不妨在评论区留言,我来帮你解答!